专业介绍

汉语言文学

汉语言文学专业

1.历史渊源

南昌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,于1958年设立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,1979年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,1996年应用语言学被列入国家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学科(是南昌大学四个“211工程”重点项目之一)。于2003年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后,2006年又被列为南昌大学八大强势学科之一。在2015年江西省本科专业评估中荣获第一名。2019年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。

2.师资队伍

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,现有教师62人,其中教授25人,博士55人,特聘专家4人,全国优秀教师1人,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,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才1人,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,省骨干教师9人,省校级教学名师1人。另外,外聘3人,其中教授1人,博士3人;名校兼职讲学教授30余人。

3.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

从教学平台和教学成果上看,本专业也具有相当的实力。其中教学平台方面: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5个;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7个;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个;教学实习基地7个。近5年来教学成果丰硕,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(参与),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;出版教材15部,获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;已完成省级教研项目18项,在研省级教研项目5项。

4.培养方式与特色

本专业现有的学科平台除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外,还有“十二五”中国语言文学省级重点学科、“十二五”中国语言文学省级示范性硕士点、江西省文科重点研究基地、国学研究院(全国第二个)、语言类型学研究所(全国第一所)、现当代文学研究所、作家工作室。
  根据《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(2015)》(艾瑞深中国大学研究团队组编,科学出版社出版)发布:在全国开设相同专业的469所高校中,南昌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在全国前四十强之列。

5.就业前景:近三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、升学状况如下:

image.png

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,即旨在培养品学兼优、创新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。每年获得保送资格的学生多数都能被重点大学录取;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大部分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,取得出色的成绩。我们的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教授、博导、各级政府领导、媒体掌门人、法院院长、银行行长、公司老总等。

6.杰出校友

image.png

姚亚平:历任江西大学中文系副主任,南昌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、校党委副书记,江西省文化厅厅长、党组书记,景德镇市委书记,上饶市委书记,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党组成员,省总工会主席。2012年2月,兼任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部长。2012年3月,任中共江西省委常委、省委宣传部部长。2016年04月,任江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、副主席。

image.png

汪少华: 1982年1月江西大学(南昌大学)中文系本科毕业留校,1988年7月江西大学汉语史专业研究生毕业(导师廖振佑教授),获硕士学位,1993年晋升副教授,1996年破格晋升教授,曾任南昌大学中文系主任、人文学院副院长。2007年1月起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,同年担任博士生导师、博士后合作导师。现任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。从事训诂学、古代典籍与文化的教学和研究,注重上古文献与出土资料的贯通,著有《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》《古诗文词义训释十四讲》《〈考工记〉名物汇证》《〈周礼正义〉点校考订》,点校《周礼正义》,主持点校《俞越全集》《翟灏全集》。

image.png

刘勇强:先后就读于南昌大学、河北师范学院(今河北师范大学)和北京大学,1988年1月在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后即留校任教,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专著《西游记论要》《幻想的魅力》《奇特的精神漫游》《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》《中国神话与小说》等。在《文学评论》《文学遗产》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。

image.png

唐蕊,2013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,2014年,荣获央视第一届《中国成语大会》年度总冠军。现就职于中国文化类节目标杆公司——北京实力电传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。参与策划《见字如面》第一季、第二季,担任浙江卫视《汉字风云会》总编剧。

image.png





涂亮,男,中共党员,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本科生,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。四年中,他积极参加各类竞赛,共获得国家级奖项9项、省级奖项1项、校级奖项21项、院级奖项16项,现已保送至南京大学文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。

相南翔 (1955~)

笔名南翔。安徽滁州人。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。历任江西(南昌)大学教师,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。江西省政协第八届委员,江西省作协常务理事。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。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著有长篇小说《无处归心》、《相思如梦》、《南方的爱》,中篇小说《因果》、《永无旁证》、《失落的蟠龙重宝》等40部,论文《困窘与选择》、《耽迷于东方既白》等。中篇小说《谁是祖父的子孙》、《淘洗》及长篇小说《海南的大陆女人》分获江西谷雨文学奖,报告文学《一个城市的生命底座》获《人民日报》优秀征文奖,长篇报告文学《人民的好警察邱娥国》获江西省“五个一”工程奖。

江冰 (1957)

祖籍江苏。中共党员。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。历任江西大学中文系助教、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,南昌大学中文系副主任、硕士研究生导师,省级中青年学术带头人。江西省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、秘书长,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,《创作评谭》杂志主编。现为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、教授,中国小说学会秘书长,广东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。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著有专著《文学评论的阐释》、《-饰文化》、《二十世纪大飞跃》、《浪漫与悲凉的人生》、《青春的仪式》等发表论文、评论200余篇。

刘华 (1954)

祖籍山东。中共党员。1981年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。1972年赴江西鹰潭插队。大学毕业后历任江西省文联《星火》文学杂志、副主编、主编,副编审。中国作协第六、七届全委会委员,省文联副主席、省作协副主席。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著有散文《灵魂的寓所》,评论集《有了生命的豹还需要什么》,中篇小说《捡筋》、《谣言》及诗歌作品。诗歌《我拾到一双眼睛》获江西省优秀文艺作品奖,组诗《赣南母亲的群雕》获江西省第二届《谷雨》文学奖。

汪秀珍 (1950)

笔名川雨、卓迅。女。江西婺源人。中共党员。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。历任《江西文艺》,江西省作协副秘书长、秘书长、副主席,省民协主席。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。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文学创作二级。著有评论《他,创造一个奇妙的王国》、《江西青年作家的乡土情结》,散文《写出生命的辉煌》、《探望巴金先生》等,参与《江西谷雨文学创作丛书》等五套丛书工作,并参与撰写《江西文学史》。

赖继丹 (1961~)

笔名寄丹。女。江西南昌人。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。历任《小说天地》部,南昌市文学院专业作家,《黄金时代》杂志记者、,《人民日报》华南分社主任。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著有长篇小说《裸岸》、《走不到的天边》,中短篇小说集《圣女》(合作),长篇纪实文学《报业豪门》,散文集《花非花》等,另外发表散文、诗歌、报告文学100余万字。中篇小说《四姑娘机台》获首届《谷雨》文学奖、南昌市政府文艺奖。

杨剑敏 (1968)

浙江诸暨人。1990年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,同年参加工作,1993年调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,现任《百花洲》杂志副主编,副编审。江西省作协常务理事,省小说委员会委员。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。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著有小说《突厥》、《广陵散》,小说集《出使》等。小说《0》、《出使》、《突厥》分获江西省第一、三、五届谷雨文学奖。

杨天喜 (1925~)

笔名易木。湖南道县人。中共党员。1950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外国文学系。曾参加二野四兵团文工团,1950年开始工作,参加抗美援朝,两年后历任文化部电影局艺术处采访员,东北军区政治部《前进报》、记者,北京电影剧本创作所、组长,《文艺报》副编审,全国电视剧第四、五、六、七届飞天奖评委。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。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著有短篇小说《防滑链子》、《小皮包卖老驴》,长篇历史剧《八公山下》及评论文章和散文数篇。

张鸿 (1968~)

辽宁大连人。民革成员。1985年入伍。2000年研究生毕业于南昌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,文学硕士学位。先后在广州深圳从事新闻工作,任广东省作家协会《作品》杂志。文学创作二级。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。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出版散文集《指尖上的复调》、《香巴拉的背影》。


l 专业小贴士:

1.核心课程有哪些?专业研究方向有哪些?

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有:写作、现代汉语、古代汉语、中国古代文学、中国现代文学、中国当代文学、外国文学、文学概论、语言学概论、中国文化史、中国文学批评史、言语交际学、秘书学、美学、马列文论、中国书法等。

专业研究方向包括:文艺学、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、汉语言文字学、中国古典文献学、中国古代文学、中国现当代文学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、汉语国际教育八个方向。

2.本专业的优势是什么?

本专业的优势是国家级教学项目多,专业方向齐备,形成了本科-硕士-博士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。

本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评价高,为江西省的新闻出版、文学创作、研究机构和国家行政单位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。

3.本专业发展趋势如何?

本专业的应用性与学术性并重。随着国家文化战略的实施,本专业人才直接对接传统文化传播、文学创作、语言教育与服务、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,这些领域对本专业学生需求旺盛,为本专业保持了长期而稳定的发展动力。

4.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你具备什么特质?

有良好人文关怀、对专业学习具有较强兴趣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、良好的自我管控意识。

5.社会上对专业的刻板印象、理解误区?

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“人文”学科专业,不仅需要学习文学,也有很多语言学的课程,学习过程需要逻辑理性思维。

6.专业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?

   文学类书籍要广读、泛读,语言学类书籍要耐得住心,细读、精读。

师哥师姐对你说:

2017届汉语言文学优秀毕业生   陈艳林

每忆及我的大学生活,便满是感恩怀念——在这里的四度春秋,我遇见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老师和朋友们。如今虽走在中山大学校园里,却仍徜徉于那醉人的前湖之风,从煌煌希腊到诸子先秦,从烨烨唐宋到元明清。相信在这不长的日子里,你们会醍醐语言的思与诗,渐悟文字的藏或露。不仅谈笑间良师益友,课内外更多姿多彩。愿未来的你们岁月静好,和我们一样享受在南大的美好生活。

2019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  陈思羽

南昌大学之大,不仅在于校园面积,更在于自由温和的学习氛围。在人文学院遇到可爱的朋友、敬佩的师长,宽松自由的氛围也让我在沉醉于书本的同时打开自己,找到前路方向。曾在润溪湖的春色里流连忘返, 在主教最高层自习三年不曾离开,在夜色中与朋友骑车跑步漫游校园, 在人文楼读书享受美好时光。青涩懵懂的四年时光飞逝而过,南大之美使我哪怕走到了更高学府,也时常“抱怨”,总觉得南大更好。

希望朋友们都能尽情享受大学时光,在南大人文学院的滋养中生发勇气和坚韧,获得内心的力量和平静。

专业活动:

image.png

第十届中国韵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